《諸天從拯救大明開始》[諸天從拯救大明開始] - 第二十三章 沒有證據無所謂,錦衣衛可以創造證據

明朝有好幾個皇帝死的蹊蹺,不排除人為因素。
可也不需要因此,就太過於高看江南之地的反派們。
他們有錢有名有權勢,可能做的也只不過是收買皇帝的身邊人下手。
李雲澤這次下江南,帶來的全部都是北人,與江南沒什麼瓜葛。
過江之後,他吃喝都是現代世界的東西,除了睡覺之外一直穿着防刺服,就是防着這些傢伙搞手段。
最不濟,危急時刻他還可以開啟時空門用來跑路。
李雲澤不會輕視任何一個對手,可也絕對不會高看。
而且他基本上沒給江南土豪們什麼時間和機會,一上場就把頭面人物幾乎都拿下。
現在血盟案一出,僅剩的那些也都即將被裝進筐里去。
無人帶頭,自然形成不了什麼氣候。
歷史上他們武裝抗稅的時候,韃虜直接把哭廟的文人砍了好幾百,剝了上萬人的功名。然後立馬就老老實實,要什麼給什麼。
他們真要是手眼通天,也不至於被滅的那麼慘。
對於李雲澤來說,江南這邊的事情只是多而雜,雜而亂,亂而生事端。
直接快刀斬亂麻,先震懾再強力推進,並沒有什麼多大的難度。
真正的困難,是在於北邊。
北地的軍頭們,才是真正急眼了什麼都敢幹的強橫。
皇宮裡的太監本就不多,而且許多牽扯到了血盟謀逆之事,乾脆就是全部清走。
諾大的皇宮之中,除了駐守的軍士之外,就只剩下王承恩帶着幾個負責宣旨的太監服侍。
這個時候顧橫波與李香君,就展現出了自己的高情商來,她們主動接下了服侍皇帝的工作。
「朕不餓。」現代世界裏吃過晚飯歸來的李雲澤,指着桌子上的菜肴囑咐「你們吃。」
兩個妹子還以為天子是痛心於謀逆之事沒有胃口吃東西,心中還想着要如何安撫皇帝那悲痛的心靈。
「皇爺身系天下萬民,還望以龍體為重。」拜過師學過藝的顧橫波,主動大膽的說了這麼句。
嘴裏還咬着牙籤的李雲澤打了個嗝「啊?哦,唉~~~」
他演技上線,神色蕭索「朕一心為天下百姓謀福祉,奈何這些賊子見不得百姓好。」
妹子們愈發感動,恨不得立刻以身飼虎…君,來緩解天子心中的痛楚。
李雲澤擺擺手轉身打開桌子上的檯燈,坐在椅子上開始翻閱足一尺多厚的奏章。
這還是經過內閣與司禮監兩層篩選之後,送到他面前的。
沒篩選之前,從天下各處發來的奏章,那更是多到無法計數。
晚上這一輪的文書,被王承恩放在上首的是來自各地王府的奏章。
以福王為代表,諸位王爺都在勸誡皇帝做事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引起混亂。要謹記祖訓,不可違背云云。
通訊技術的限制下,說的這些事兒都是之前的老黃曆了。根本上還是在講整頓鹽務之事,畢竟藩王們的收入都受到了影響。
李雲澤拿起硃筆直接回復「諸王如此關注朝政,欲做燕王呼?」
自從靖難成功之後,深怕自己給藩王們打了樣的燕王朱棣,就開始嚴格控制各地藩王。
之後一代代的皇帝,對待藩王的態度都是加強打擊力度。
先是奪兵權,跟着拿走了地方行政力,隨後又限制藩王不得出城,派遣錦衣衛暗哨監控,到了後來乾脆就直接當做是豬來養。
已經二百年了,藩王們早已經沒了洪武年間的實力。
對於這些外強中乾的傢伙,李雲澤把他們排在了整頓列表的最後,因為他們最弱最容易處置。
將這些王爺們的奏本仍在一旁,李雲澤接着處理公務。
福建左布政使熊文燦上奏,說是有海上義商鄭氏想要歸順朝廷,他本人是表示支持的。
「鄭氏義商?」看到這個,李雲澤當即勾起嘴角「別人不知道鄭芝龍是幹什麼的,我還能不知道?」
國姓爺的父親,鄭氏海盜集團的老大,壟斷東洋貿易,在南洋一帶也是威名赫赫的尼古拉斯.一官.鄭!
抬筆在奏章上畫了個圈,在一旁寫下了一個準字。
千瘡百孔的大明朝,就沒有不出事的地方。
分身乏術的李雲澤,只能是一點點的去做事,去慢慢的挽回拯救。
福建那邊實現在顧不到,只能是先捏着鼻子認下了。
下一份奏本,是從京城送來的,本兵上奏說薊鎮諸軍因欠餉而時有鼓噪之事。請皇帝出內帑發餉,以免不測之事。
「嘭!」
李雲澤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怒吼一聲「甘霖涼!」
他早就查過資料,知道今年薊鎮寧遠等地的駐軍,會因為長期欠糧餉餓得受不了而生事。
所以之前藉著通州糧事,從勛貴們手中狠狠弄來一大筆的糧餉後,他是全部送往九邊補發了部分欠餉。
不敢說能全部補齊,可最起碼能讓軍士們口袋富裕起來,吃飽喝足養活家小。
可現在,兵部尚書說薊鎮欠餉要鬧事…
他是真沒想到,北地的這幫人居然膽大妄為到了如此程度。
如果是真的,那就說明李雲澤發過去的錢糧,絕大部分都被上上下下的給了。
看着被嚇到了的妹子,李雲澤擠出笑臉「無事,打蚊子。」
拿着筷子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