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武世界闖蕩江湖》[在綜武世界闖蕩江湖] - 第5章 芙蓉不及美人妝

「好小子!想不到你小小年紀,竟能領悟如此神奇的用劍之法,今天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很好!很好!」

此刻莫聲谷和蘇無憂二人的比斗已經結束,莫聲谷竟是興奮地直接棄了長劍,走上前來不斷用力拍着蘇無憂的肩頭,滿臉的喜悅之色。

蘇無憂聽了這話連連擺手,剛要開口說些什麼,只聽一道聲音從一旁傳來。

「大開眼界的又何止是七弟你一人吶,我在一旁觀摩也覺得奇妙異常,大為過癮。真恨不得是我在場中比斗,親自領教那才叫有趣啊。」

眾人循聲望去,卻是一溫和的青年男子正踏步而來。

「六哥。」

莫聲谷衝著來人點了點頭。

說話之人正是武當七俠之一——號稱最精劍術的殷六俠,殷梨亭。

蘇無憂見狀連忙拱手言道:

「六叔折煞弟子了,弟子修為薄弱資質愚鈍,哪裡能當的起六叔領教二字!若是六叔喜歡,待六叔閑暇之餘弟子定當向六叔請教我武當劍術,還望六叔到時能不吝賜教。」

蘇無憂這一席話倒是讓在場眾人有些側目。

「好!無憂,那等你休息好了,你可以隨時過來找我。我等着你,你可千萬不能失約啊。」

說著殷梨亭頗有些鼓勵意味的拍了拍蘇無憂的肩膀,便大笑着離去了。

張松溪沒有說話,也是拍了拍蘇無憂的肩膀,衝著他點了點頭,便隨同莫聲谷一同離開了,倒是宋遠橋頗為欣喜的勉勵了蘇無憂幾句。

其餘三代弟子們聚在一起三三兩兩的討論着,也都各自離去了。

一旁的李沅芷似是想要上前,卻又有些猶豫,最後只是遠遠看了蘇無憂一眼,便也隨着人群轉身離去了。

宋青書看着父親勉勵蘇無憂的樣子,眼中閃過些許妒忌的神色,頗有些憤憤的離開了廣場。

最後這裡便只剩下了俞蓮舟和蘇無憂師徒二人。

其實武當六俠之中,蘇無憂對自己的師父俞二俠還是有些懼怕的。雖然通過記憶他知道俞蓮舟這人面冷心熱,實則卻對自己很好。可是俞蓮舟平日里冷漠的表情和對自己嚴厲的口吻還是讓蘇無憂對師父存着敬畏之情。

莫說是在蘇無憂和眾弟子眼中,就是同為武當七俠之中的殷梨亭和莫聲谷平日里對這位二哥那也是頗為敬畏。

眼前這安靜的氣氛有些讓蘇無憂不知所措,有心開口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開口喚了一句師父。

俞蓮舟點了點頭,看着眼前這個少年弟子,心中着實是有些喜悅有些震驚,然而更多的,還是一種欣慰之情。

俞蓮舟心中沉吟片刻,目光不時的瞟過身前的弟子,終於緩緩開口道:

「無憂,你隨我來。」

「是,師父。」

蘇無憂輕出了一口氣,跟在了俞蓮舟的身後。

俞蓮舟就這樣帶着蘇無憂在山上走了起來,一路上也並沒有和蘇無憂說什麼,蘇無憂也並沒有問要去哪裡,二人就這樣一前一後的走着,除了明顯節奏不同的腳步聲之外再無任何聲響,不知不覺二人便來到了武當後山的一處懸崖之上。

俞蓮舟慢慢踏前兩步,站在崖邊背身負手,好似在欣賞武當的風景,從始至終都沒有回頭看蘇無憂一眼。

蘇無憂也就在他身後垂手而立,俞蓮舟不說話,他也不說話。

過了良久,背對着蘇無憂的俞蓮舟忽然輕聲笑了笑,轉過身對着蘇無憂開口說道:

「看來你這段時間確實是用功的很,內功,劍法都有了極大的進步,就連心性也沉穩了許多,為師很高興。」

蘇無憂微微一愣,沒有說話。

見蘇無憂神色有些不解,俞蓮舟解釋道:

「你我方才一路上山而來並未停息,若是換做從前你定是要喘上幾口的,而這次你的腳步和呼吸都沒有亂,這就說明你最近的內功較以往有了明顯的進步。再者,你我站在這裡已有一個時辰之久,這一個時辰枯燥的很,可你一直都很安靜,沒有焦躁,你的性子確實沉穩了許多。」

「還有,今早的劍法你用的不錯,雙手出招,因敵變化而不拘成法,這很好。但我觀你劍招卻是形大於神、虛大於實,欲求輕靈卻過於虛浮,須知我武當劍術乃是快慢相間、剛柔並含。你今日的劍招快則快矣,卻已經失了我武當劍法的真諦,回去之後還要再仔細琢磨,要多加練習才是。」

蘇無憂被俞蓮舟說的心頭一驚,萬沒想到方才這簡單的一段路和這空蕩蕩的一個時辰,竟然也是自己師父用來了解自己的一種方式,連忙點頭應是。

俞蓮舟點了點頭,忽然開口嘆道:

「你這種雙手用劍之法若是將來能用的精熟,等你功力上來,劍招精妙了之後,你也可以在江湖上佔一席之地了。」

蘇無憂沉吟一下,方才答道:

「師父,弟子倒不在意是否能在江湖上揚名,只願能像師父和眾位師叔伯一樣,行俠仗義、懲惡揚善,揚我武當仁俠之名,便是弟子心愿了。

俞蓮舟聽了蘇無憂這番話心中很是滿意,臉上也不由顯出一絲笑意,開口說道:

「你有這份心,那很好。只是你現在的武功還不夠。近來我並未考教於你,今日正好無事,讓我看看你近來武功進展如何。」

說著俞蓮舟眉頭微微一皺開口說道:

「你的劍法我方才已經看過,你將你近來練的拳掌功夫用來我看。」

「是,師父!」

蘇無憂後退兩步擺開架勢,將武當長拳、武當綿掌、迴風掌法和基礎鐵掌、十段錦拳盡數打了一遍,而後躬身一禮說道:

「師父,請您指教。」

俞蓮舟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嗯,長拳和迴風掌打得不錯,綿掌略有些不夠圓滑。」

說著俞蓮舟擺開架勢,將方才蘇無憂掌法之中的不足之處一一指正,結果卻意外發現自己這個弟子對自己教導的關鍵之處一點就透,一說便明,心下不由大喜。

如此練了一個多時辰,蘇無憂自然是受益匪淺,系統傳來的提示就沒斷過,師徒二人,皆是心中歡喜。

「很好。」

俞蓮舟對着蘇無憂點了點頭,忽然心念一動,卻是想到了自己前些日子所改良的一種武功,登時便動了傳授的心思,只是這武功過於陰狠了些,俞蓮舟怕這門功夫到了蘇無憂手裡反成其害,因此心下猶豫不定。然而良才難求,美玉在前,何況這良才美玉還是自己的親傳弟子,俞蓮舟思慮再三,終於開口問道:

「無憂,你覺得我們武林中人,勤練武功到底是為了什麼?」

蘇無憂心中一突,他見自己師父方才神色不定臉色變化,還以為是自己方才練習的掌法出了什麼錯處,卻不想師父忽然問了這麼個問題,不禁猶豫了片刻,方才開口回道:

「師父,弟子覺得或許這個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弟子有些淺陋的見識,還望師父指正。」

「你但說無妨。」

「弟子以為勤練武功一者能強身健體,二者可行俠仗義,三者也可報效國家。」

「哦?報效國家?」

俞蓮舟萬沒想到蘇無憂竟然給出這麼個回答,不由的跟着重複了一遍,語氣中卻有些古怪,腦海中不由回想到了當年的一些場景,說來與今日景象倒是頗為類似,臉色不由的便沉了下來。

蘇無憂並不知俞蓮舟的心思,在他心裏卻是想起了原著之中的那位頂天立地、鎮守襄陽的大俠郭靖,於是便開口說道:

「徒兒覺得若是能用自己所學的武功鎮守一方,護國護家,上可保家國,下可護百姓,如此也稱得上一代豪俠!」

俞蓮舟聽了這話卻是冷笑兩聲開口說道:

「呵呵!你可知你那張召重張師叔下山之前說的這番話倒是和你頗為類似,誰知那張召重下山後便投身了清廷,仗着自己師傳武藝在江湖上闖出好大名頭,人送外號火手判官,可當真是威風凜凜,榮華富貴,前途無量。無憂,莫非你也願隨他一樣,投身朝廷,甘為鷹犬嗎?」

火手判官張召重的命運和原著之中大致相同,再度淪為清廷鷹犬,在江湖之上頗有惡名。

「不,師父!弟子本無仕途之意!即便弟子真有一天踏足廟堂也定當學岳元帥,學袁督師,去做一個為國為民的真英雄、真豪傑!又如何會向張召重那般成為朝廷的鷹犬之輩?更何況弟子一生只願行走江湖,就像師父和眾位師叔師伯那樣,行俠仗義、懲惡揚善。藉手中一柄長劍盪盡這天下間的不平之事!徒兒寧死也不願為朝廷驅馳,去行那有違俠義之事!」

聽了這話,俞蓮舟心中一股無名業火頓時消了不少,目光頗有些深邃和意外的看着自己的徒弟,良久之後方才問道:

「可是眼下奸臣當道,那日喬幫主所言你也聽到了,將來無論你身在廟堂還是身在江湖,若你護國護民,可有朝一日卻要落得如岳元帥、袁督師一般的下場,你又當如何自處?」

聽了這話,蘇無憂怔了怔。

是啊,自己當下所身處的這個時代是一個戰亂的時代,中原大地,戰亂頻發,各方攻伐,強敵環伺,這樣的環境下想要闖蕩江湖行俠仗義,談何容易。

蘇無憂閉着眼睛,思考了良久,而後猛的抬起頭來,一字一句的說出了八個字: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此刻,在蘇無憂所看不到的邊關,黑雲壓城,矢石齊飛,城門之外的平原之上正響徹着震耳欲聾的馬蹄聲和敵人衝鋒的吶喊。

當那鋒利的彎刀舉起,壓抑的黑色之中忽然閃過一道道耀眼的白光,這白光一閃而逝,而後天地之間便揮灑出了一片刺目的猩紅……

很多人從馬上墜了下來,被迎面而來的馬蹄聲接住,隨後他們便永永遠遠的印在了自己所守護的疆土之上。

良久……

一隻烏鴉飛起,落在了城關之上,它的爪下,是三個黯淡的大字——鹽州城。

城關外,硝煙散。寒鴉飛渡,千村寥落。殘騎裂甲風塵惡,再不見,當年提槍縱馬,錦繡風華少年郎。

永永遠遠……

……

蘇無憂身形挺拔,就這樣看着自己的師父,目光之中透着堅定和桀驁。

俞蓮舟心頭忽然一震,看着眼前的蘇無憂,彷彿是第一天才認識自己這個弟子。

忽然,俞蓮舟笑了起來,笑的很開心。

「系統提示:俞蓮舟好感度加5。」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哈哈,很好!很好!無憂,為師今日傳你一套武功,你且看好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