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異世修文物》[我在異世修文物] - 0001 另一個故宮(2)

留的部分可能還不到三分之一。

莫高窟變成了「無頭窟」,幾乎所有石像的頭顱全部遺失。

大足千手觀音造像被蟲鼠啃咬,已經快塌了。

而在另外一個世界轟動世界的秦始皇兵馬俑在這裡,更是連影子都沒有。

不僅僅是這些名勝古迹,那些傳世的珍貴文物也是如此。

清明上河圖、曾侯乙編鐘、金縷玉衣、青銅古樹……

這些世所罕見的寶物仍有待發掘,如果不是在史書上還有一鱗半爪般的記載,恐怕會讓人覺得它們根本從未在歷史上出現過。

因為古書遺失,甚至現在,連華夏歷史都有點殘缺不全。

這個世界的華夏,依然有着輝煌壯麗的古代文明,但由於將近百年的戰亂,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在那期間,華夏丟失了太多的東西,不僅僅是無數的生命,還有輝煌文明的見證。

建國後,人民的溫飽是重中之重,國家的工業建設是重中之重,抵抗虎視眈眈的帝/國/主義列強更是重中之重,與這些重中之重比起來,保護文物古迹似乎變得微不足道。畢竟那些古玩字畫又不能填飽人民的肚子,也不能投入熔爐變成鋼鐵和煤炭。甚至為了城市的建設,大面積拆除古建城牆也是那個時代的常有之事。

和那些被強行拆除的古建築比起來,眼前雖破敗卻保存完整的故宮已算幸運。

作為華夏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群,故宮在建國初期就被封存了起來。由於連年戰亂,當年新華夏沒有人才、技術,更沒有金錢來大規模的保護和修繕這座龐大宏偉的宮殿,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只能將城門一鎖了之,不允許任何人入內,最起碼這樣可以避免文物偷盜破壞等行為。

隨後幾十年來,在新華夏大地上演繹了一出出悲歡離合的時代劇,在時代的洪流中,故宮彷彿被遺忘了一般,在華夏首都中心沉睡了幾十年。

一晃眼,同樣來到了2016年,華夏的經濟水平恢復到蘇進曾經的世界差不多,國家再也不需為溫飽問題發愁了,我們也有了完整的工業體系,軍事國防大力發展,成果豐碩,兩彈一星之後,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威脅到我們的帝/國/主義了……

這個時候,人們發現,當初被拆掉的不僅是古建,也是歷史,被我們拆掉的不僅僅有「四舊」,也有華夏的傳統文化。

於是。在國家「華夏民族的偉大復興」的號召下,全國上下展開了傳統文化復興活動。

大量文物開始被發掘,歷史學家跟進研究。

但問題又來了,大部分出土文物都是殘缺不全的,必須進行修復。但古代的修復與保護的技術也隨着戰爭等原因消失殆盡,而文物這東西,如果沒有及時修復和後期跟進維護的話,出土後的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糕。

因此,傳統文化復興的一個重點項目,就是培養大批文物修復人才。在這樣的歷史和時代背景下,所有的文物修復師,都擁有極高的地位,受全民追捧敬仰。

在蘇進以前的世界裏,文物修復師們總是沉默低調地工作,在現在這個世界,這點顯然已經全變了。

從記憶中慢慢整理出這個華夏世界的過去之後,蘇進心情複雜。

他幹了一輩子的歷史研究和文物修復,對這一行的感情極深。自己奮鬥了一生的工作在這裡備受重視,按理說他應該是高興的。

但文物修復師如此尊崇的地位卻是用華夏文化的流失與斷層換來的,這令他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蘇進抓着東華門上的門釘站了起來,他扭頭望向身後的街道。

日暮西陲,石橋上地攤與遊人少了不少,但東華門大街兩側的店鋪門口依然熙熙攘攘,遊人如織。

他邁步,走上了金水河上的石橋。

略顯渾濁的金水河就從他腳下的河道由南向北緩緩流去,上面漂浮着遊人扔下的垃圾。

他沒有在橋上停留,一直向東,終於重新回到大街上,那些喧嘩聲音,也重新在他耳邊大了起來。

他站在街上,看着對面古董店的服務生正口水四濺,舌綻蓮花,向潛在的買主介紹物件;看着佝僂脊背的中年人站在店外,迷茫地望着櫥窗內古玩珍品;到處是叫賣聲、還價聲、讚歎聲,人們步履向前,但衡量周遭一切事物的標準,卻僅僅是櫥窗里的價簽。

街邊有人在拉糖人,也有人在吃零食……

這裡的一切,都顯得那樣晦暗,人無精神、玉無光澤。

不知為什麼,蘇進眼中的世界變得虛幻不真切起來,在這條長街上,他看不見過去,也無法預見未來。

他回頭西望,那時,夕陽已經沉到了故宮的另外一邊。

他深知,在那堵宮牆後,殿閣宛如鬼墟,野草滋長,歷史已被盡皆覆蓋。

東華門城樓上紅色暗沉,牆面斑駁,故宮城牆上荒草萋萋,群鳥自西而來,落在飛翹的殿頂檐角和牆垛上。

一點殘陽的微光,掛在飛檐角上,彷彿這座古老宮殿的目光,無言地地注視着它腳下發生的一切,注視着那些匆匆而去的過客,和那些已成歷史的往事。

我一生不信鬼神,為什麼會在死後被送來這裡?

蘇進心中有一個聲音在發問。

他抬起頭,東方靛青色的天空中,出現了一輪雪白的月亮。

他從背包中掏出了一張錄取通知書,低頭打開。

蘇進,生於1997年12月2日,現年18歲,被京師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錄取,請於2016年9月1日準時報到入學。

通知書上還有一張照片,那是位五官端正、氣質堅定的年輕人,跟他年輕的時候長得一模一樣。

這是我的世界,但也不是;這是我的身體,但也不是。

他抬頭回望天空下的東華門。

也許。

這就是我的身影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