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青黛》[千山青黛] - 第3章 第 3 章

「你還記得差不多十年前,曾來此助伯父修建城關的那位大匠嗎?」
那是裴蕭元十三四歲時的事,當時周圍形勢還不安定,裴冀在勘察地形之時,發現距此數百裏處的山麓和河谷之間有一相對狹地,為天然之隘,位置絕佳,欲借地形修築關樓,憑為天險拒敵。但周圍地勢險峻,想要在此修築關隘,殊為不易,尋過許多匠人,全都束手無策。後來來了一人,那人與伯父年紀相仿,其貌不揚,滿面亂須,又酷愛飲酒,終日腰懸著酒葫蘆醉眼迷離,到來之後,上山下谷,在周圍繞了七天,接着數個通宵燭火過後,拿出了一張構造精妙絕倫的關樓圖,並親自督造。伯父發動當地軍民數萬參與工事,大半年後,關隘依地勢順利而成,固若金湯。事畢那大匠便去了,後來再沒露面。因為這件事的印象太過深刻,裴冀此刻輕輕一提,裴蕭元便記了起來。
「記得。若是侄兒沒有猜錯,伯父與那位大匠應當還是舊日相識。」
「不錯。多年之前,我便識他於京了。那個時候,他正名滿天下,長安無人不知。」
裴蕭元一怔,忽然聯想到裴冀的前言,頓悟:「莫非他便是……」
這實在有些意外。他遲疑了下,沒說出自己的猜測。
裴冀頷首:「你想得沒錯。他便是葉鍾離。」
「他實是天縱奇才,所能不僅止於畫技,亦精通建築。入宮後他也曾擔任朝廷將作大匠,奉命修過宮室和皇陵。焚毀了的萬歲宮便是他的手筆。還有先帝朝便曾多次提及的明堂,雖然當時始終未能破土,但圖樣也是出自於他手。伯父當年曾見過草圖,不但合乎禮制,其宏偉壯觀,更是非一般人所能構想。」
「他不與人深交,生平除了作畫,便愛飲酒。先帝對他時有厚賜,但他俠肝義膽,一擲千金,常資助那些與他一道在寺廟石窟裏服役的民間畫匠石匠或是塑匠,自己未免捉襟見肘,有時弄得連酒錢也無。伯父對他心存仰慕,刻意以美酒接近,所幸蒙他比旁人高看個幾分,故而有所往來。那段結交唱酧的日子,也算是伯父此生最為逍遙的時光了。」
裴蕭元還是第一次聽伯父與自己談這些他從前的舊事,自是凝神聆聽。
「人居世間,忽若吹塵。」
裴冀微微嘆了口氣。
「多年之後,伯父貶做縣令,頻繁遷地,有一年在轉道的路上,為了避雨,偶然經過鄉野間的一所無名聖王小廟,見壁上繪有堯帝禪讓、舜王勤耕、湯王祈雨、大禹治水四圖,線條勾畫極有葉畫之神,氣韻充盈,令我震撼。」
「那時距我在京中最後一次見他,已過去了將近二十年。若非太過匪夷所思,我以為這便是他的真跡。但即便不是,天下有無數畫者,日夜臨摹其畫,習其筆法,能仿到如此地步,堪稱以假亂真,也絕非凡手了。我見畫彩尚未乾透,應是完畫未久,便想去拜會那作畫之人……」
他向附近村民打聽,得知本地以釀酒而聞名,所釀之酒,遠近聞名。數日前村裏一戶人家嫁女,起出埋在樹下的十來壇十八年女兒紅,一時酒香四溢,恰有一老一少路過,不走了,應想討酒,又不好開口索取,聽聞村頭廟裏恰需一畫匠,當即毛遂自薦。村民不信他,起初笑他瘋癲,他也渾不在意,叫少年立在壁下調色,自己喝了一壺酒,也不管村民如何圍觀指點,醉醺醺揮毫作畫,行雲流水一氣便成,四聖王栩栩如生,村民嘆服不已,呼來了老神仙,朝着他畫的牆畫跪拜,終是叫他換來了一壇女兒紅,抱着出村而去。
裴冀回憶著舊事,面上浮出淡淡笑意。
「葉鍾離年輕時曾為遊俠,天性疏狂,行為不羈。我問鄉民那畫者的形貌,雖與他從前相去甚遠,但這舉止頗見其風。我便照所指方向追了上去,皇天不負有心人,數日之後,竟真的叫我追到了人。原來真的是他,他並未如世人所傳已亡於戰亂,只是這許多年來始終埋名隱於民間罷了。後來我轉官到了此處,遇關隘之難,想到他,便依當年所定之約,傳訊將他請了過來。」
裴蕭元聽完這傳奇般的一段舊事,微微動容,但依然存了幾分不解:「伯父為何要和侄兒說這些?」
「當年葉鍾離被我請來築關,身邊帶着他的孫女,那時這裏還不太平,騷擾不絕,伯父怕她出事,吩咐不要外出,她便一直待在府裏,極是乖巧,你還有印象吧?」裴冀終於說了正題。
裴蕭元費力想了半晌,終於記了起來,彷彿確實還留了點印象,但不多。只記得對方是個作男童裝扮的黃毛小丫頭,至於模樣如何,早就忘光。好似伯父當時還叫他多關照對方,免得她孤獨無人陪伴。但他那個時候,正是恨不得終日在外跑馬的年紀,怎會去關心一個女童,怕被糾纏住,除了她剛來時他被伯父領著見葉鍾離順帶看過一眼,接下來她在的那大半年裏,再沒有關注過。
他抬起眼,撞見裴冀投向自己的滿含期待的目光,沒來由地,忽然心裏咯噔一跳,頗覺不妙,遲疑了下,含含糊糊地應:「好似記得……確實乖巧得很……」
「伯父為何要和侄兒提這些?」
他又問了一遍。忽然間,想起來何晉曾在他面前提過一句,他不在的時候,何晉出去接回家一個小娘子,就是這幾日的事。
猶如醍醐灌頂,裴蕭元驀地抬眼:「莫非何叔這趟接來的小娘子,便是葉鍾離的那位孫女?」
裴冀望着侄兒點了點頭,目露讚許之色。
「正是!她名喚絮雨,是伯父為你定下的婚配之人。」
裴蕭元縱然再沉穩,驚雷炸耳不為之不變色,聽到這話也是難掩錯愕。反應過來,匆忙想要開口,裴冀擺了擺手:「你先聽我說!」
「這是去年你走之後的事。那日伯父忽然收到葉鍾離的消息。和他上次互通音信,還是兩三年前。那時他為一件私事着急趕路,累絮雨大病一場,人險些沒熬過去。他極是內疚,絮雨病好後,他便落腳了下來。我本以為他也就此終老山林,不再四處行走了,畢竟他年已老邁,早年又因作畫落下暗疾。不料此次再次收到他的消息,情況與我想的有所不同。」
「他信中說,自覺身體日衰,大限或至,時日恐怕已是無多,一生也算閱遍世情,死無所懼,但有一事,他趁活着,須再走一趟,否則無法安心。又憐絮雨孤身一人,放不下她,思來想去,惟我這裏信靠,故來信懇切托我照看,日後若有合適之人,再為她尋個終身。」
裴冀無女,絮雨小時來的那回,裴冀對她便頗為喜愛。走的時候,考慮葉鍾離居無定所,絮雨年幼,跟他或有不便,也曾開口詢問可否將人留下,他必善待。葉鍾離當時問過絮雨,她卻不願,說要伴在阿公身邊,並不覺有顛沛之苦。裴冀當時惋惜之餘,只能作罷。沒想到如今時隔多年,葉鍾離將她鄭重託付過來,他豈會不應,當即叫人快馬送去回信,道有意要為侄兒結下親事,若蒙應允,便是裴門之幸。隨後葉鍾離回訊再到,稱他對其侄兒也很是屬意,知他必定不會薄待了自己的孫女,於是親事便這麽定了下來。
葉鍾離最後還叮囑裴冀,勿將他的大限之慮告訴絮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