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明左] - 第11章 少爺當家(2)

「今年大旱,數月不曾降雨,田裏顆粒無收。老奴便想着,不如免了莊戶的租子,好歹捱過這一陣子。不曾想,夏天的時候收到了老爺來信,催要錢糧。天大地大,老爺最大。無論如何,也得可著老爺不是?所以老奴便想着,和莊戶們商量商量,好歹擠出些來,滿足老爺花用。」
左嚴娓娓述說,關於左良玉催要錢糧一事,左夢庚是知道的。
其中還牽扯到一段遼東的公案。
天啟年間,帝師孫承宗主政遼東。
鑒於遼東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挽救局勢,孫承宗編練了車營。
左良玉得到超擢,成為了右營都司。
而這件事,在遼東諸軍中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因為之前左良玉名不見經傳,只是區區一個把總,雖有戰功,但這樣的提拔實在駭人。
孫承宗為何如此青睞左良玉,左夢庚融合了兩世靈魂,也不知其所以然。
左良玉可沒有什麽深厚背景。
他出身貧寒,自幼父母雙亡,連母親叫什麽都不知道,是叔父將他養大的。
可後來叔父有了自己的孩子,便對左良玉橫眉冷對,嫌棄厭煩。
左良玉心高氣傲,不願寄居人下,發誓要闖蕩出一片天地來。留下了黃氏和年歲尚小的左夢庚,去了遼東投軍。
左夢庚的記憶裏,幼時的生活還是蠻苦的,有時甚至會挨餓。
一直到左良玉做了都司,左家才漸漸起勢。添置了宅邸、田地,招了不少奴僕,有了過得去的門面。
但左良玉的處境,並沒有好過。
閹黨掌權之後,孫承宗離職,負責遼東的人變成了袁崇煥。
按理說,袁崇煥作為錢龍錫的門生,身上刻着東林黨的烙印。有共同對抗閹黨的情誼在,袁崇煥本該對孫承宗的愛將左良玉照拂有加才對。
然而事實截然相反。
袁崇煥的麾下,左良玉的日子頗為艱難,屢遭針對,可謂是朝不保夕。
為何如此,左夢庚看不透,這也是先前他對袁崇煥恨之入骨的原因之一。
後來遼東督撫鬧翻,有閹黨背景的王之臣擠走了袁崇煥,左良玉的處境更加艱難。
彼時的左良玉,幾欲辭官歸鄉,不受鳥氣了。
幸好天啟皇帝駕崩,崇禎即位,王之臣被趕走,遼東巡撫換成了畢自肅。
終於緩過氣來的左良玉後怕不已,就想着無論如何,都要鞏固自己的地位。
他打算花一筆錢財,讓自己的職位名正言順。
左良玉的官職,全稱是遼東車右營加銜都司。
明代官員,加銜乃是殊榮。
比如什麽「太子太保、太子少傅」之類的,非人臣之極而不可得。但到了左良玉這裏,加銜二字就成為了催命符。
他這個加銜都司,就跟什麽代縣長、代軍長一樣,屬於臨時性質,隨時都能被免職。
之所以會如此,就是當初孫承宗提拔他的時候,因為懸殊太大,為了應付爭議而做的緩和之舉。
左良玉便想要趁著遼東頭面換人,弄一筆錢財賄賂上官,把這「加銜」二字去了。
此事發生在六月間,不想一個月後,寧遠兵變,畢自肅自殺,袁崇煥上演王者歸來。不但漂亮地平息了兵變,還手起刀落,斬殺、罷黜了一大堆官員。
也就是左良玉在其中罪責不大,罷官免職,否則的話,腦袋都要不保了。
奈何遼東和臨清相距千裏,左嚴並不知道左良玉丟了官,就想要趁著秋收之後,把租子收上來變現,然後給左良玉送去。
「那日老奴去了莊子,路上有事耽擱了些。待到了地方,不成想王三幾個混賬居然大打出手,還踢死了梁越老爹。那梁越發了狂,當場打死了王三。老奴本想平息事端,奈何梁越殺紅了眼……」
剩下的事不須說,左夢庚也知道。
左嚴因此而受傷,左府上下亂成一團。
一出豪奴仗勢欺人,導致農民家破人亡的慘劇,竟然發生在了自己家裏。
左夢庚拍拍腦袋,實在是氣悶的很。
「嚴叔便好好休息,此事交給我處理。」
安撫了左嚴,左夢庚回到正院,問道:「那些打人的在哪裏?」
左榮帶人出去,不大一會兒,提了幾個捆的結實的奴僕扔在了左夢庚面前。
這些傢伙早就嚇壞了,一個個佝僂在地上,因為嘴巴被堵上說不出話,只能拚命朝左夢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