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羅青卷》[彌羅青卷] - 第5章 妙有七峰七傳承

玄台峰的藏經閣,名為閣,實際上指代的是玄台峰的上半截。
據說,當年妙有宗祖師修行初期,遊走函夏大地,先後得到多位仙家指點,數位前輩傳承,還繼承了兩個沒落的門派。
以至於妙有宗建立之初,便有眾多藏書,且本本蘊含渾厚道韻,非等閑之地能夠儲存,這才以峰作閣。
如今,經過數代經營,玄台峰的內部,密密麻麻的鑲嵌了數以萬計的玄妙法禁,擴大空間的同時,還衍生出諸多奇妙的功效。
走入其中的彌羅和王養誌,都不用自己動手,足下自然生出法禁凝聚的蓮花,根據他們的需求和權限,帶着他們出入對應的區域。
路上,王養誌也是為彌羅講解了不少宗門內的事情,讓他明白了先前王養誌和林師兄邀請他的原因。
實在是玄台峰和德明峰的弟子太少。
「我妙有宗有內門七峰七傳承之說,所謂七傳承指代根本法《金闕無上妙有仙經》,以及六門根據仙經演化出的頂尖傳承。」
「其中清都峰無需多說,作為七峰之首,傳承的自然是根本法,也是真傳弟子必修的法門。」
王養誌一邊帶著彌羅向著藏經閣內前進,一邊解釋:「接下來的萬象、天工、丹元、雲籙四峰,傳承分別對應了修行四大技術技藝,陣法、煉器、外丹和符籙。」
「基本上,每一位真傳弟子都會從四峰之中選一到兩門兼修,像我除了學習玄台峰傳承典籍《太虛玄景妙有金章》外,還兼修了雲籙峰的《上清太微八籙洞玄真文》。」
「四峰之下,德明峰的人數多一些,這一脈的傳承典籍需借秩序法理,凝練三天法意。因此,這一脈弟子大多是宗門內的執法者,同時德明峰也是內門護衛、道兵的修行之地、你日後要領取任務,外出遊歷,或者外出歸來,提交任務,也是去那登記。」
說著,二人正好路過一個書架,王養誌伸手一招,從上面取下一卷竹簡,遞給彌羅:「德明峰的情況,同林師兄先前所言,相差無幾,是宗門內唯一一個有特權的地方,這一點清都峰都比不上。但他們也是最忙碌的一支,一天到晚四處跑,空閑下來還需要背誦各種法典,你手中的那份就是目錄,就是他們的入門資料,具體內容那邊,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彌羅看了眼王養誌指的書架,又打開手中的竹簡,看到七百多本書籍的名稱,以及簡介。
從最基礎的凡人律法,到地方的法律法規變動,大約有三百多本。
從宗門的宗門律法,到修行界通用的各類規矩也有將近兩百多本。
這五百本書籍還配套了一百多本各種案例解析,六十多本函夏五萬年曆史中律法的變遷史,三本記錄了妙有宗創立abc 年來,宗門門規的修訂史。
「讀完這些東西,起碼也要十年的功夫吧。這還只是入門,德明峰現在應該沒什麽人吧!」
十年時間,彌羅還是往少了算,畢竟這七百多本書又不是通俗易懂的小說,讀一次忘記也沒關係,每一本記牢不過是基礎。
其中涉及到的律法知識,外加不同時代,不同區域的處理方式,更是讓人頭禿,哪怕有一百多本案例解析作為參考,也能把人逼瘋。
反正彌羅在外門的時候,看過兩本類似的東西,直接被繞暈過去。
他自認為給自己十年時間,也無法將這七百多本書讀透。
對於彌羅表現出顯而易見的排斥,王養誌眼角含笑,嘴裏回應着他先前的問題。
「准確的來說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