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簽到天罡地煞》[開局簽到天罡地煞] - 第5章 以理伏妖,外指繡衣

上元世界最是崇尚神異之事。
青衣御劍的修道人;開山裂海的武道宗師;金光繞身的佛門聖人;邪氣滔天的異獸妖魔;一言出萬法隨的儒道聖人……
久遠的歲月前,通天大道條條對立,各境界不通,若非鬥法,則難以作比。
直到一位奇人天機子,以成道之軀,以身殉道,撞破天機而統天下神異。
道消身死前,天機子著成名典《九品成道之說》。
其書成,日月同天,四海齊鳴,洪鐘大呂之聲響徹宇內,道音十日不散。
得大道認可。
自此,人間神異之輩,無論修道練武,參佛讀書,皆分九品。
經過千載之演變,九品體系已然大成。
九品最末,一品為尊。
品品之間,如天塹般難以逾越。
這便是整個上元世界的共識。
自然也深深映入王淳允的思想中。
直至今日,他的一貫認知,被一名為江南的書生,打破了。
以九品之修為,喚魁梧力士,硬生生把八品的蛇妖,打得還手不能!
僅僅半柱香的時間。
方才還氣焰滔天的蛇妖。
便進癱軟在地,進氣兒出,出氣兒少了。
竟是被那力士生生重創,再起不能!
心中一口惡氣出了,江南拍了拍身上灰塵,整理衣衫,又是一副文雅書生模樣。
只是那地上半死不活的蛇妖,和悍然的黃巾力士,讓人難以接受此等反差。
望着銀繡衣王淳允驚愕的神色,江南靦腆一笑,「繡衣大人切莫驚訝,江某乃讀書之人,最講究以理服人。您看這蛇妖便心底誠服於江某之理,羞愧而難以再起。」
王淳允皮笑肉不笑。
吾信汝母之鬼焉!
……
風波很快平息。
蛇妖被江南制服後,便被王淳允鎖住妖力,封住竅穴,收進捉妖法器里。
萬幸,因為江南與蛇妖作戰時比較克制,且王淳允在途中祭出法器護住眾人。
所以僅有靠得比較近的幾個衙役臟腑受了些衝擊,其餘人除了狼狽一些外,無一受傷。
便已伏誅了蛇妖。
雖然縣太爺沒了,但有王淳允這位繡衣的安排下,善後之事井井有條。
僅兩日,便平息了風波。
期間,王淳允稟寫摺子,一五一十匯報了旬陽蛇妖之事。
同時,代行縣令之職,徹查巡捕司。
想必再過不久,便有新的縣令上任。
而作為討伐蛇妖的首攻,書生江南自然是受到了旬陽百姓的擁戴。
茶園,酒樓,青樓各方商賈都對這位救下旬陽的書生免費開放。
某些大膽的清倌兒,更是欲於江南吟詩作賦,共度春宵。
商家二老也登門謝罪,並感謝江南讓女兒見了他們最後一面。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李閆旭逃了。
當初他被壓出公堂後,不就便蛇妖現身。
藉著眾人關注蛇妖,曾經的武魁李閆旭輕易制服了兩位衙役,逃出旬陽,不知所蹤。
不過王淳允借縣衙,已發了通緝令,想必他也逃不了多久。
春風樓。
取「遇事不決,可問春風」之意,乃旬陽縣城最大最奢華之酒樓。
由於其特殊地位,是商賈大家迎賓宴客之頭選。
被百姓調侃「遇事不決,可問金銀」。
二樓雅閣。
王淳允與江南相對而坐。
近兩日,二人逐漸熟悉。
在朝堂之外,二人便以兄相稱。
「王兄,雖說這春風樓不收我金銀,但你這頓頓趕飯點來尋江某,怕是不妥。」江南看着對面氣質出塵,但頓頓都來蹭飯的銀繡衣道。
這兩天,江南吃住都在春風樓。
只因為當初公堂外看熱鬧的,便有春風樓幕後老闆余坤的親侄兒。
因此,余坤聽了侄兒的描述,對江南了可謂推崇備至。
當然,江南這兩天住在春風樓,余老闆的生意也好了不少。
不少慕名而來看看這位救縣書生。
可謂雙贏,不是贏兩次那種。
而那暫代縣令的繡衣王淳允,則也是天天往春風樓跑。
「此言差矣。」王淳允抿了一口茶,對蹭飯這等事毫無羞愧之意,「實乃仰慕江兄之才,方多次拜訪。」
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江兄,這兩日我聽百姓提及你兩年前科舉落第,報國無門,實乃一大憾事,如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