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大明新命記] - 第二十章 副官(2)

遠上任,乃是帶你將功贖罪。你精通火槍射擊,我也早就有所耳聞,今日任命你為火槍隊右翼副官,正有仰賴你處。盼望你揚長避短,早立功勛!」
楊振自從知道這個張國淦是張得貴的親侄子之後,隨即也就意識到,這個張國淦跟自己可是發小,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
因此,他看着張國淦那一張被火槍「炸膛」給毀了容的臉,說出這番話來,自是說得語重心長。
張國淦也聽出了話里的這個意思,平時碎嘴的他這一次什麼也沒說,只是重重點了點頭。
對於張臣超越自己成為左翼副官,除了心裏有一陣子感到不爽之外,他倒沒什麼可說的。
崇禎十一年冬,巨鹿之戰以後,張國淦跟着楊振拼死拼活突圍出來,卻被高起潛這個死太監在朝堂上誣陷說他們是臨陣脫逃,好不容易突圍出來的這些人又被關進了大獄之中。
在這個過程中,張國淦管不住自己的嘴吧,當眾痛罵高起潛不仁不義、斷子絕孫,結果被人揭發,沒過多久就受到了報復,原任廣寧後屯衛「試百戶」、楊振麾下「營千總」等世職、軍職,被免了個乾乾淨淨。
再後來,他跟着楊振,被楊振的叔父楊國柱託人營救出獄之後,只是以一個大頭兵的身份,到寧遠軍前立功贖罪來了。
雖然他是一個混不吝的性子,但他也知道楊振這個時候重用他,是要冒一定風險的,畢竟那個死太監高起潛眼下還是遼東的總監軍。
還有那個張臣,他也知道人家不是白給的。
張臣雖是普通軍戶出身,沒有世職,但是人家年齡比他大,資歷比他老,又曾做過義州邊軍的夜不收,還是楊振叔父楊國柱曾經重用過的守備官,只是因為丟失汛地,而被免官罷職,淪落到了楊振麾下希圖再某個出身。
若是單論精擅火槍,張臣可能不如自己,可是其他的方方面面,說出來恐怕樣樣都比他強,對於這一點,大家一個鍋里吃飯那麼久,張國淦哪能不知道。
所以對這個結果,他也實在說不出什麼。
楊振選拔火槍隊左右翼副官的做法,一下子就讓小校場上的所有人都弄明白了——暫編寧遠先遣營里的軍職,特別是火槍隊、炮隊和擲彈兵隊里的軍職,不再以出身論英雄,而是唯才是舉。
誰能服眾,就是誰的。
所以,火槍隊左右翼的副官確定之後,接下來炮隊和擲彈兵隊的副官很快就推選了出來。
與火槍隊臨時又被分為左右翼的做法一樣,炮隊和擲彈兵隊也被分為了左右翼。
炮隊左翼副官,正是那個老成持重的老軍、曾經為廣寧後屯衛掌管過火藥事務的潘文茂,右翼副官則是一個年紀不大卻頗得張得貴看重的現職千總楊珅。
這個楊珅是廣寧後屯衛楊家的遠房子弟,與楊振可謂是同宗同族。
只是老楊家在明初時候就定居遼東,至今已過二百多年,開枝散葉無數,楊振與楊珅早就出了五服,說親戚,也算是親戚,說不是,誰也不能說啥。
而這個楊珅,倒是也頗有骨氣,從來不去主動攀附楊振,或者攀附楊振的叔父宣府總兵官楊國柱,從十四五歲應募從軍開始,硬是憑著軍功,一步步做到營兵千總。
現如今,楊振軍中僅有的兩門裝點門面的虎蹲炮,就是由他掌管,頗得張得貴的看重。
這一回,楊振說動巡撫方一藻搞出一個暫編寧遠先遣營,然後又大張旗鼓地在營里成立炮隊,張得貴自然馬上就想到了讓知根知底的楊珅幫自己統帶炮隊。
只是張得貴沒有想到,到最後楊振又安排了這麼一出,在當眾推選之下,老成持重的潘文茂深得士卒擁戴,而他在彈壓士卒躁動之時說的那番話,又得到了楊振的認可。
就這樣,潘文茂意外成為了炮隊左翼副官,楊珅成為了炮隊右翼副官。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