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當拽姐》[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當拽姐] - 第9章(2)

出去丟了,徐寧裝完貨,看到門口那匹布,就順手撿了放到車上了。

徐寧從空間拿出來先裁剪好,到時衣服做好後在破洞的地方再打上補丁。

想好了就開始做,先把布鋪好,畫好尺寸就開始裁。

連着裁了四件大人的,兩件小孩的,才把布收起來,以後有時間的話就縫幾針。

第二天早晨,等她醒來的時候,徐安已經把飯做好了,煮的大米粥,餾的包子,姐弟倆吃完飯就上工去了。

割稻子的時候,徐寧看到和李鳳嬌,林秋華在一起勞作的幾人里,有一個穿着深紅色上衣,扎着丸子頭的姑娘。

她的丸子頭扎的很蓬鬆,是後世很流行的扎法,應該就是女主林妙,現在沒有人這樣扎頭髮。

和幾人在一起的還有兩個面生的姑娘,一個剪的是現在很流行的學生頭,另外一個扎了兩個辮子。

徐寧心道,這次來的五個知青,應該是三個女的,兩個男的。

秋收就這樣在人們熱情高漲的收穫下接近尾聲,最後一點玉米今天也全部收進倉了。

徐寧從剛開始累的直不起腰,躺在炕上就睡過去,到現在晚上還能拿起衣服縫幾針。

徐安從秋收開始就把做飯的活接過去了,他的活也不輕鬆,每天打了豬草後,還要到地里去撿勞作後掉下的糧食。

前段時間剛剛長的一點肉,現在也掉下去了。

天氣逐漸變冷,姐弟倆已經把下鄉時從家裡帶來的薄棉衣穿上了。

今天下工早,姐弟倆打算去山上一趟,往大青山的路上,看到村裡的人也都背着背簍往山上走,山裡的榛子,松子,這些都已經熟了。

撿點這些冬天也好給孩子當個零嘴,也能省不少糧食,所以每年秋收後,大人孩子都背着背簍上山,姐弟倆走到牛棚門口往裡看了一眼。

看到大叔夫妻倆在喂牛,秋收時倆人更辛苦,上工和大家一起幹活,下工了還要喂牛,打掃牛棚,口糧也比別人少。

兩人瘦的像個麻桿一樣,去山上打柴和摘野菜,也要避開村裡人。

更不要說采這些能當糧食吃的東西了,現在的人雖說都很淳樸,那是沒有損害到他們的利益,現在的糧食多金貴呀,這些撿了可都是糧食。

其實榆樹村包括整個前進大隊都算是好的,聽說有些地方白天幹活,晚上還要學習和寫檢討。

前進大隊的大隊長是部隊上退下來的,不準搞那些名堂,只要幹活就給工分。

姐弟倆到山上的時候,山上已經不少人了,兩人找了個人少的地方。

放下背簍就開始撿,撿滿了一背簍,徐寧看天還早,山上還到處都是人。

就讓徐安接着撿,她先把這一背簍送回去。

等兩人又各自背着一背簍回去的時候,山上基本上已經沒啥人了,天也快要黑了。

走到山腳下,那大叔背了一個大背簍往山上走。

徐寧知道他是趁現在山上沒啥人打算去撿一點。

徐寧看他準備往上山,連忙把背簍給他。

說道,「叔叔,這個給你,我今天采了很多,現在天都要黑了,上山太危險了。」

中年男人看了看姐弟倆笑着說道,「沒事,你們快回去吧!」

說完就大步往山上走去。

姐弟倆看着往山上走去的背影,心裏都很不是滋味。

連今天收穫了三大筐松子和榛子,都沒能讓姐弟倆高興起來。

回到家,她去做飯,徐安把從山上撿回來的幾筐東西清理出來,明天拿到外面晒乾再收起來。

飯後,徐寧又坐在炕上縫衣服,這些天她已經做了五件外面穿的罩衣。

還把徐莫的棉衣棉褲做好了,又從空間里拿出來四套棉衣棉褲,找了一點爛布,在上面貼了很多補丁。

打算爸媽來的時候一人一套,另外兩套留着找機會給大叔夫妻兩個。

鞋子她是真不會做,空間里有勞保鞋,單鞋和棉鞋都有,但現在不好往外拿。

徐寧打算等進城的時候拿幾雙出來,前幾天她拿了棉花和布,請大栓嬸子幫她和徐安各做兩雙棉鞋,給了她一小塊布作為謝禮。

徐安在收拾今天從山上採的一點蘑菇,天氣冷了,山上的蘑菇已經很少了。

不過前段時間他們采了很多都晒乾放在柜子里了,門外響起敲門聲。

姐弟倆對視一眼,他們自從搬過來住,就很少有人過來串門。

只有徐安的小夥伴建民,白天來玩過幾次。

徐寧心想,現在來的應該是知青點的人,這裡離村裡有段距離,又靠近大青山,晚上村裡沒人會到這裡來。

想到這裡,徐寧問道,「誰呀?」

門外這時響起孫浩的聲音,「徐知青,你睡了嗎?我們想找你問點事。」

姐弟倆都出來了,看到是三個男知青就招呼他們進屋,因為地方小,沒有堂屋,只有讓他們坐在廚房裡。

徐安拿了三個碗一人給倒了一碗水,三人是來打聽蓋房子的問題,他們三人想搬出來住。

孫浩說道,「今天聽村長和會計說,過幾天又有一批知青要來,現在知青院已經有十個人了,只有兩間房。

到時候再來幾個,不知道擠成什麼樣,雖說知青院的炕很大,能睡得下,但一個炕上躺七八個人,肯定休息不好。

我們三個就商量在知青院單獨蓋一間屋子出來,今天就是來問問你,你這個房子花了多少錢?」

三人沒說的是何止是休息不好,就是吃飯也鬧騰的很,再來幾個更亂。

徐寧就把蓋這個房子用了多少錢,和他們說了。

三人聽了覺得能湊出來,問清楚了以後,就打算去村長那裡問問。

葛洪斌問孫浩二人,「你說村長能答應嗎?」

孫浩說道,「先去村長家問問再說吧。」

把幾人送走,姐弟倆就把門鎖好,坐在炕上說話。

徐安也問徐寧,「姐,你說村長讓他們蓋嗎?」

徐寧笑道,「村長為什麼不同意?過幾天知青來了,人多住不下,他們自己不蓋房子,村裡也要想辦法給他們找地方住。

前幾年又出了知青借住到村民家裡鬧矛盾,鬧到鄉上的事情。

現在村民肯定不樂意知青住自己家裡,那村裡就要給知青蓋房子。

蓋房子村裡就要花錢,如果知青要求自己蓋,那村長當然樂意呀,」

徐安又說道,「那他們還幹嘛自己花錢蓋房子,等村裡蓋不就行了,」

徐寧就問他,「你覺得我們是現在好,還是在知青點的時候好,」

徐安說道,「當然是現在好,」

徐寧就告訴他,「因為這是我們自己花錢蓋的房子,就是我們自己的,我們想讓誰住就讓誰住,想讓誰來就讓誰來。

不歡迎可以攆出去,但如果是村裡蓋的房子,就算心裏再不樂意,那也只能聽村裡的安排。」

猜你喜歡